近日,三合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藏族同胞提起的合同纠纷案件,切实将矛盾纠纷高效、实质性化解在源头,真正打通了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南某与王某于2023年3月30日签订《协议书》,约定王某为南某提供牛羊放养场地及饮用水源,南某依约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向王某支付费用22000元,但王某未履行合同义务且失联,遂南某诉至法院。三合法庭受理案件后,在送达交纳诉讼费通知书时遇到沟通障碍,原告南某为藏族同胞,语言不通给案件推进带来困难。法官因考虑到语言因素,七日缴费期满后,未简单按撤诉处理,而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数日后,南某的女婿主动联系三合法庭说明情况,法官悉心指导其完成缴费,并在调解环节要求其作为委托人参与翻译。
调解现场,法官通过耐心细致地讲情理、释法理、摆道理,最终案件调解成功,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被告王某当庭退还南某租赁费16000元,剩余9200元约定期限内退还,南某主动撤诉。至此该起合同纠纷案件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下一步,平安法院将继续立足辖区多民族聚居的实际,在审判工作中注重尊重少数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礼仪习俗,妥善处理涉少数民族群众的各类纠纷,为维护民族团结进步贡献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