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干活受伤起争议 “调解+普法”巧化解
平安区人民法院三合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
  发布时间:2024-05-29 09:00:00 打印 字号: | |

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法制乡村建设,近日,平安区人民法院三合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既高效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又有力地维护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了司法解民忧、行动暖民心。

2022年8月8日被告孙某雇佣原告姜某在被告青海某建筑公司承包的位于冰岭山村的海东市平安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从事瓦工工作,当日上午10点左右小工将砖块的包装带剪断后发生倾倒将正在干活的姜某砸伤,经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断为:腰椎骨折L2,经青海科研司法鉴定所鉴定,构成十级伤残各项赔偿款共计215599.25元。姜某与该建筑公司就赔偿问题进行了多次协商,但双方始终未能在赔偿金额及相关事宜上达成共识,这不仅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冲突,也对姜某的生活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不确定性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姜某到平安区人民法院三合法庭提起诉讼。

三合法庭收到案件后,查阅案件相关材料,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和诉求,就双方在赔偿问题上的分歧点进行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得姜某建筑公司双方都对法律条文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意识到了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在此基础上,法官耐心引导双方,充分考虑彼此的实际情况和利益诉求,寻求一个既公平合理又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磋商,最终,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被告青海某建筑公司被告孙某同意赔偿姜某170000元双方对结果都表示满意2024年5月16日,姜某收到了被告青海某建筑公司给付的赔偿款170000万元。

主动解民难、排民忧、纾民困,把司法服务群众延伸到“最后一公里”,这就是人民法庭的日常工作。作为司法为民的最前沿,人民法庭是深入百姓的法治“触角”;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基层法官是司法为民的“排头兵”。下一步,平安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抓新机遇,争取在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上有新成效,切实提升群众司法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吴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