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警力震慑 思想疏通
——平安区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腾房骨头案
  发布时间:2024-04-22 10:23:12 打印 字号: | |

4月17日,平安区人民法院抽调24名精兵强将,依法对一法拍房屋实施强制腾退,顺利将房屋清空并交付给买受人。执行中,执行干警通过“强制+善意”的执行方式,实现了当事人从“强制腾退”到“主动搬离”的良好法律及社会效果,让本来可能引发尖锐矛盾的案件得以“和平”解决,既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体现了执行工作的温度。 

申请执行人某邮政储蓄银行与被执行人韩某、马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法院经审理,双方当事人达成由韩某、马某偿还某邮政储蓄银行借款本金及利息的调解协议。民事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被执行人韩某、马某一直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还款义务,原告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平安区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公开拍卖被执行人名下位于西宁市城东区南小街的一处房产。拍卖成交后,被执行人拒不迁出,法官多次对其进行释法说理,现场张贴公告,责令被执行人自行腾空,但被执行人迟迟不肯履行。为维护胜诉当事人及买受人合法权益,法院决定对该房产进行强制腾退。 

为确保腾退行动顺利进行,全力发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指挥的“三统一”执行工作机制,平安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在多次向上级人民法院执行局请示、汇报案情,积极主动争取上级法院指导和支持的同时,还提前召开专项会议敲定腾房工作细节,详细制定了强制腾退房屋执行预案。行动当日,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通过线上视频方式进行现场指导,同时还邀请区人大代表、检察院检察官等到场全程监督。 

在强制腾退现场,考虑到被执行人家中有两位患病卧床的老人及两个年幼孩子的特殊情况,执行干警决定把执行高压态势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结合起来,在形成警力威慑的同时,一方面和被执行人家属积极沟通,进行思想疏导。另一方面,执行干警从法律角度进行释法析理,阐述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法律后果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思想劝导,被执行人同意自愿搬离房屋。随后,执行干警对涉案房屋内物品进行逐一清点、登记造册、打包整理,执行现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平稳有序,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确保执行过程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经过7个小时的紧张工作,此次腾退行动顺利完成。 

此次强制腾房特别行动,在警力的震慑下、在法官的劝导下,被执行人由最初的“不愿搬”到“主动搬”,彰显了法院始终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在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执行措施,努力实现将执行案件既要办成又要办好的目标,得到了上级法院、区人大、区检察院等部门的一致好评。下一步,平安区人民法院将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奋发进取、勇往“执”前,有效打击和遏制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吴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