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牢记初心使命 传递司法温情
作者:胡亚宏 郝升琴  发布时间:2019-10-18 10:37:19 打印 字号: | |


2019年9月19日,我院召开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大会,标志着我院主题教育的正式启动。法院系统开展主题教育,是推进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法院党的政治建设、提升法院党建质量的重要工程,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新要求的现实需要,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法官队伍的基础工程。为此,我院在主题教育中,以便民、为民、亲民为己任,不断提升服务人民群众的司法能力和水平,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

“真没想到,法院领导会来这里,就冲领导亲自为我解决问题这一点,我以后再也不上访了。”在主题教育调查研究阶段,我院党组书记、院长白守超到沙沟法庭现场解决信访问题时,一名上访户这样说到。接访结束后,就法庭干警强化使命担当,坚守“司法为民”初心,结合主题教育切实为民解难,公正司法作了进一步强调。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院党组高度重视主题教育落地落实,定期带领政工、纪检等人事管理和监督部门到我院平安法庭、沙沟法庭及三合法庭开展当事人接访、工作督查、实地调研,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的咨询,对当场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求尽快研究解决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群众上门提意见,我们就要耐心倾听。确有错误的应及时改进,没有错误的也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这是做群众工作应有的态度。”这是白守超院长在做群众工作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主题教育中,我院沙沟法庭按照院党组提出的在司法工作中做好群众工作的要求,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变被动“接访”为主动“查访”,变群众“上访”为法官“下访”,组织全庭干警到厂矿企业、乡村社区、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及联络、联系点现场接访12次,接待群众60余人(次),把8起有信访苗头的案件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除做好信访工作外,为更全面了解群众诉求,听取辖区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沙沟法庭按照院里统一安排,积极开展了“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主题调研。通过开展法官进乡镇、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活动,依托法庭在辖区沙沟回族乡古城回族乡巴藏沟回族乡3个回族乡37个行政村设立的“便民诉讼联络点”,及在每个便民诉讼联络点”聘请的便民诉讼联络员,有效形成法庭、联络点、联络员为一体的便民诉讼网络,及时了解群众最现实的司法需求。在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的良性互动平台上,对各村的便民诉讼联络员反映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由法庭通过便民诉讼联络员或法庭直接为群众进行解答,或者为解决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对需要解决的纠纷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解决。在破解当地老百姓到法庭打官司交通不便、费时、费力困难的同时,化解了大量农村矛盾纠纷,为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司法保障。并积极邀请辖区党委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庭工作、旁听庭审、跟踪执行,征求他们对法庭做群众工作的意见、建议。

积极开展司法救助,为农民工、下岗职工、孤寡老人、残疾人、城镇低保人员等“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在立案工作中,沙沟法庭对涉及困难群众的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及时有效地保护经济困难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按照诉讼费管理办法和减缓免的规定,为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减、缓、免交诉讼费。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沙沟法庭2件案件缓、减、免诉讼费1816 元,帮助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度过生活难关,确保他们打得起官司,最大限度地彰显人民法院人文关怀。

这仅仅是沙沟法庭开展主题教育以来的一个缩影。通过主题教育,沙沟法庭全体党员干警将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公正、高效、文明、清廉办好每一起案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服务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周慧洁